大概每个国家地区都会有一套会计准则,但主流的似乎就两套,分别是基于美国联邦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主导制定的美国会计准则(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eples,即GAAP),以及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主导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是的,这次美国不等于国际,因为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欧盟和一些英联邦地区主导的)
插一句,我们经常看到non-GAAP的说法,它的意思看起来主要就是说,扣除非经常性、非经营性的损益之后,EBIT和EBITDA是多少,这是美国人喜欢看的那些数据。
Non-GAAP财务计量是指上市公司除了按照GAAP和其他法规准则要求进行财务披露外,还需要以其他财务计量的方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进行披露,例如,计算投资者更加关心的EBITDA和EBIT(扣除利息和税前的收益)指标等
中国的会计准则起步比较晚,所以并不是从头开始制定,而是选择了沿袭国际会计准则的整体思路,在某些具体条款上选择了更适合中国现实环境的细则。(是的,这次我们中国才是国际化的准则,美帝并不是)。
虽然是两套不同的体系,但是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两个准则制定委员会也达成了协议,试图推动两大体系的统一,所以实际上这两个体系的准则在很多方面已经接近了。但是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还是不一样。其次,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也不完全一样(但是相似度非常高,而且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些变化,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也不断地在更新和打补丁)。
在日常工作中接触的比较多的就是中国和美国的报表(香港曾经是英联邦,所以也是国际会计准则),所以一直有些好奇,这两套报表到底差异有多大,是否会对我们理解某些数产生很大的影响?
找了一些相关的文献和文章后,发现差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总而言之是,对于大的方向上,其实两套准则基本一致,包括科目的设置,以及科目的处理方法;但是在具体的细则上又会有些差异,比如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存货的计量不允许用后进先出法,但是美国可以。
像这种细节的差异有很多,但是我觉得本质上不太影响我们对于报表的理解,因为哪怕在中国,企业也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等,后进先出只是与上面几种方法平行的第四种方法。在做财务分析的时候都会说,需要基于同样的标准对比,这里面暗含两层意思,一是横向比较,各个公司采用的方法最好一致;二是纵向比较,企业自身近几年采用的会计政策一致(在没有合理的理由(比如准则变了)的情况下,更改会计政策是要被审计师重点关注的)。
所以核心在于分析清楚目标企业采用的计量依据和同行业可比公司是不是一致,如果不一致就需要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异了。举个例子,A股很多制药企业,把临床3期作为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分界线,但如果有企业在财报里公然写着他们是临床2期就资本化,那就需要考虑它是不是想做高利润了。我印象中真有这样的公司的,他说的似乎是他做完二期就报批,所以比人家要做三期的牛逼,至于合不合理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所以我的感觉是,如果只是找找可比公司,那就别在意这些差异了,如果需要分析某个具体的公司,那就应该细化到它的附注里是怎么说的,它本身到底采用了哪些计量方法。
下面我把一些比较重要的差异总结一下(具体的可以参考安永的一份报告,但是我感觉说的都不是人话....)
科目 |
具体问题 |
中国准则 |
美国准则 |
固定资产 |
折旧方法调整 |
不调整以前年度,只适用未来年度 |
会追溯以前年度进行调整 |
大修理支出 |
符合条件的可以计入固定资产,以后再折旧,否则直接进入当期损益(相当于费用化) |
全都可以计入资产(资本化) |
无形资产 |
研发费用 |
研究阶段计入当期费用,开发阶段可以转为无形资产 |
通常研究和开发阶段全部费用化 |
存货 |
存货成本确认方法 |
不可用后进先出法 |
可以使用后进先出法 |
存货跌价转回 |
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 |
不可转回 |
收入 |
关于折扣的处理 |
商业折扣(比如8折卖)、销售折让(因为货质量不好,人家收到货之后协商)作为收入减项,而现金折扣(为了回款快一点,答应说10天内回款就打98折)作为财务费用 |
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都作为收入的减项 |
企业合并 |
企业合并 |
区分 |
不区分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
企业合并计价依据 |
同一控制下按账面价值,非同一控制下按公允价值(购买法) |
都按公允价值 |
子公司财务计量 |
控股公司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成本法计价,而合营公司等采用权益法 |
通常使用权益法 |
股份支付 |
比如对于期权的处理 |
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和最佳估计数量确认费用 |
在条件达成日的公允价值和最佳估计数量确认费用 |
财务报表列报 |
科目 |
规定要列报的科目 |
不固定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美股开户者 » 美股会计准则与我国相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