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康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医学运营服务提供商,为医疗机构提供全套的诊断检测服务,按收益计算,于2020年在中国医学运营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7%。医学运营服务主要是向医疗机构提供诊断检测服务,分为诊断外包服务和向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在推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具体以下优势:
1)云康集团是中国通过协助建立及运营现场诊断中心为医联体提供诊断检测服务的第二大市场参与者,按收益计,市场份额约为12.5%;
2)云康集团是CLSI(国际临床医学与实验室标准组织)医疗业务的唯一执行伙伴,提供超过2,000项检测项目;
3)拥有强大的扩张能力。公司为医联体客户设立的现场诊断中心累计数量由截至2018年底的79个增至截至2021年底的275个,复合年增长率为51.6%。截至为2022年3月15日,公司累计服务的现场诊断中心数量已增至310个。
4)拥有超高的客户粘性。超过60%的主要诊断外包客户与公司开展业务长达五年或更长时间。公司一般与医联体客户签订三至五年的合约,体现了客户的长期承诺及与公司稳固的合作关系。
业务模式以诊断检测为主,业务规模迅速扩张
云康集团是一家医学运营服务提供商,为医疗机构提供全套的诊断检测服务,按收益计算,于2020年在中国医学运营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7%。其业务可进一步分为诊断外包服务、向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为非医疗机构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
1)诊断外包服务。目前,诊断检测被广泛用于医学治疗,因为该等检测结果将帮助识别个人的医疗问题并因此为医生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自2008年以来,公司开始向医疗机构提供标准化的诊断外包服务,进行诊断检测并分析结果。在这种模式下,医疗机构将检测样本送至单独设在医疗机构之外的独立临床实验室,独立临床实验室进行诊断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医疗机构根据在独立临床实验室进行的检测类型及检测数量支付诊断服务费。
利用6个独立临床实验室,公司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平台,于2021年已有超过2,000项检测项目及已进行超过50百万次诊断检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按收益计,占2020年中国诊断外包服务市场3.0%的市场份额。
2)向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医疗机构间的合作构建了医疗体,指由基层、二级及三级医疗机构组成的区域医疗保健系统,可有效共享医疗资源,旨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素,促进医疗资源的最佳分配。一般而言,会有一间龙头医院(通常为三级或二级医院),负责医联体及其现场诊断中心的运营及管理,而现场诊断中心一般建立在龙头医院内。通过现场诊断中心,所有同一医联体内的成员医院均可通过向相应的龙头医院提供检测样本,从标准化及专业的诊断服务中受益。
公司于2013年开始在该等现场诊断中心为医联体提供在病理学、感染病及遗传病等不同医学专业领域的诊断检测服务。相应地,将根据已进行的检测类型及数量向其收取诊断服务费。除诊断检测服务外,公司还提供技术支持,如在日常运营、检测设备及现场技术人员方面向龙头医院提供协助,来协助龙头医院建立及运营现场诊断中心以促进现场检测服务、龙头医院与成员医院的协调等。 业务规模方面,现场诊断中心的数量扩张迅速。截至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公司分别协助建立及运营79间、132间、199间及275间现场诊断中心。
收费模式方面,公司向医疗机构客户收取诊断服务费用。该等服务费用是医疗机构客户向个别患者收费价格的百分比,一般介乎5%至40%之间。因此,尽管并无直接受政府定价协议约束,该等协议仍将影响定价,原因是其已设定医疗机构可向个人患者收取的上限价格。此外,就医联体的诊断检测服务而言,公司收取的服务费用将根据所提供的检测类型及医联体内医疗机构的业务规模经双方公平磋商后厘定,同时也会参考相同医疗专业及与预期检测量相似的诊断外包服务客户,以及提供予客户的综合服务组合,在诊断外包服务费用的基础上一般收取高约5%至10%的诊断服务费用。
客户方面,有覆盖全国的忠诚客户网络。公司整体的业务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截至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分别为2,619名、2,296名、2,634名及2,922名客户提供诊断外包服务,主要包括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同期,也根据医联体的诊断检测服务分别向184名、219名、262名及334名医疗机构客户(包括与公司订立服务与合作协议的龙头医院及成员医院,彼等直接与公司结付款项)提供服务。
行业增长潜力巨大,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接近480亿元
医学运营服务主要与向医疗机构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有关,该等服务可分为诊断外包服务及向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随着中国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及公众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国的医学运营服务市场快速发展,由2016年的人民币11,739.2百万元增至2020年的人民币30,694.9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2%,并预期中国医学运营服务市场将继续大幅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人民币47,946.1百万元,于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3%。
1)中国诊断外包服务。准确有效的诊断乃构成精确医疗的基础。因此,医院须建立其诊断检测规范,以提升其临床及病理诊断能力。然而,诊断检测是耗时耗资的过程,医院自行进行所有该等检测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因此,对可提供标准化及模块化的一次性诊断检测服务的独立临床实验室市场需求巨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此推动下,中国的诊断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由2016年的人民币11,121.6百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人民币28,494.0百万元,并预期诊断外包服务市场于2025年将达至人民币42,042.7百万元。
未来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老龄化。中国的严重老龄化问题直接导致慢性疾病的普及率急升,以及严重疾病的病人流向增加,均已并将继续推动检测需求,从而增加检测量。
提高终端客户需求。目前,中国的公立医院的运营规模一般超过其负荷。越来越多公立医院将其临床检测服务外包予第三方供应商,以减轻其因大量需求而产生的负担。公立及私家医院的成本控制更严格亦导致临床检测外包。
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数据显示,独立临床实验室可节省约1%的中国医疗保险总支出,从而在2019年节省近人民币221亿元的医疗保险基金。由于独立临床实验室卓越的成本节约能力,中国政府致力于不断扩大外包予独立临床实验室的检测的医疗保险范围。
医疗改革的利好政策。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医疗改革及实施了有利政策,旨在重整临床实验室行业及刺激诊断外包服务。
2)中国医联体的诊断检测服务。随着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及公众对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国医联体诊断检测服务的总市场规模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于2020年,中国医联体诊断检测服务的市场规模为人民币2,200.9百万元,而2016年的市场规模为人民币617.7百万元,2016年至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7.4%。于2025年,中国的市场规模预期将增长至人民币5,903.4百万元,于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8%。
未来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医疗保健服务市场的扩张。中国医疗保健服务市场持续强劲增长。以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产生的总收入衡量,医疗保健服务市场总规模从于2016的人民币33,166亿元增至2020年的人民币48,69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1%,并预计将进一步以9.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于2025年达人民币75,196亿元。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中国的医疗资源集中在三级医院。于2020年,三级医院仅占全国医院总数的8.0%,而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54.2%。医疗资源及诊断需求的严重集中导致患者体验不佳。
门诊量增加。于2016年至2020年,门诊量以0.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于2020年,中国门诊总人次达到3,323百万人次。由于医院门诊量高,对独立临床实验室及现场诊断中心的需求很大,从而使独立临床实验室产生巨大收入及潜在更高利润。
收益、净利润全面增长,2021年纯利约3.82亿元
业绩方面,收益、毛利快速增加。截至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分别为人民币596.3百万元、人民币677.8百万元、人民币1,200.3百万元及人民币1,696.7百万元;毛利分别为人民币240.4百万元、人民币299.2百万元、人民币655.9百万元及人民币899.1百万元。
分部业务方面,诊断外包服务的收入占比较高,为医联体提供诊断检测服务的收入占比明显上升,为非医疗机构提供诊断检测服务的收入较小。
1)诊断外包服务。公司为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及公共机构提供诊断检测服务,其因不具相关检测能力或成本效益而将检测业务外包予公司。截至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该业务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449.3百万元、人民币463.1百万元、人民币857.7百万元以及人民币1,024.3百万元,占总收益的百分比分别为75.3%、68.3%、71.5%、60.4%。于2021年该业务收入占比下降主要是因为向医联体提供诊断检测服务所产生的收益的增幅超过诊断外包服务所产生的收益的增幅。
2)为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公司协助医院建立现场诊断中心,并为医联体内的医院提供诊断检测服务。截至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该业务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100.8百万元、人民币166.1百万元、人民币275.8百万元以及人民币619.4百万元,占总收益的百分比分别为16.9%、24.5%、22.9%、36.5%。该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感染病诊断检测(特别是COVID-19检测)数量增加,以及对遗传病诊断检测需求的增加。
3)为非医疗机构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仅有小部分收入来自为非医疗机构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截至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该业务占总收益的百分比分别为7.8%、7.2%、5.6%、3.1%
毛利率稳步爬升。具体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整体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0.3%、44.1%、54.6%及53.0%。自2020年起,毛利率水平有明显上涨,主要是因为COVID-19检测获得的大部分收益来自于诊断外包服务(通常拥有较高毛利率)以及实现规模经济所致。
分部业务来看,于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为医联体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2.5%、49.3%、51.9%及52.8%;为非医疗机构提供的诊断检测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8.4%、44.0%、66.0%及67.3%。
净利润扭亏为盈。于2018年及2019年,公司分别录得净亏损人民币49.4百万元及人民币31.0百万元,主要是因为推广诊断检测服务给医联体及发展自身的诊断能力及平台。自2020年起扭亏为盈。于2020年度以及2021年度,公司分别录得纯利人民币260.2百万元以及人民币381.9百万元。
募集资金用途方面,经扣除包销佣金、该公司就全球发售承担的费用及估计开支后及按发售价每股股份7.89港元,全球发售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7.609亿港元,其中约55%将用于未来四年扩大并深化该公司医联体网络,主要于华东地区(上海、安徽、江苏及浙江)、华中地区(湖北、四川、重庆、云南及贵州)及华南地区(广东、广西、福建及湖南);约20%将于未来三年内分配用于升级并提升该公司医学运营服务提供商的营运能力,以提高营运效率及数字化检测服务。约10%将分配用于扩大该公司的诊断能力及丰富该公司的诊断检测组合,于未来三年重点发展关键技术的能力;约5%将分配用于寻找潜在投资及收购机会。约5%将分配用于招聘及培训人才库,重点是管理及技术人员,约5%将用作该公司的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倘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该公司将以发售价每股股份7.89港元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17亿港元。
结论:
云康集团是一家医学运营服务提供商,是为医联体提供诊断检测服务的第二大市场参与者,是CLSI医疗业务的唯一执行伙伴,提供超过2,000项检测项目,拥有强大的扩张能力,以及超高的客户粘性。业绩方面,收益、毛利快速增加,毛利率稳步爬升,净利润扭亏为盈,2021年实现股东应占溢利约人民币3.82亿元。随着检测服务需求的上升,行业未来市场前景看好,有想象空间,建议申购。
可能面临的风险:
COVID-19检测收入占比过高;因COVID-19检测产生的收益或会减少;政策风险;竞争加大;诊断中心建设的推进不及预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美股开户者 » 云康集团:专注于诊断检测,业务规模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