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研究上市公司业绩报告时,会看到在部分财务指标旁标注着一个注释:TTM。
那TTM 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和原先的财务指标又有什么差别呢?TTM 的数据有什么重要性呢?这篇文章将会带你全面了解TTM。
什么是TTM?
TTM 的英文全称为Trailing Twelve Months,在金融术语中指的是过去的12个月或近四个季度的意思。
TTM 可应用于公司的三大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现金流量表》。
在财务报表中,其中若备注了TTM 的财政分析指标,都表示该项指标所得的数据是以这家公司最近四个季度的数据来进行计算的。
你可能会想到,公司发布的年报,也包含了公司4个季度的财政数据。那么TTM 的数据不就与年报的数据重合了吗?
其实这并不会出现重合的情况,因为年报中的4个季度指的是某个指定财政年的第一至第四个季度;而TTM 的季度则是最近的4个季度。以下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为大家说明:
年报 | 2021Q1 | 2021Q2 | 2021Q3 | 2021Q4 |
TTM | 2021Q4 | 2022Q1 | 2022Q2 | 2022Q3 |
简单地说,TTM 对于数据出自哪个季度并不存在任何规范,只要是最近四个季度的数据即可。因此在处理财政数据上,TTM 是非常灵活的。
为什么会有TTM?
或许有不少人会纳闷,使用公司的例行财政年为周期来计算财政指标,是否不足以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参考吗?当然,这并没有绝对的答案。
经TTM 处理的数据能平衡公司因季节性问题所形成的差值,进而解决了部分数据滞后的问题,如公司预算外的支出或是全球性的经济问题,因此投资者能获得更加客观的财政数据。
相比仅参照某个特定年度或是季度的数据,TTM 数据则更能反映公司当下的真实情况。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财务数据都适合使用TTM 的方式来处理,文末将会对此有更深入的解释。
TTM的计算方式(实际例子)
以下为TTM 的公式:
TTM = 最新季度+ 上个季度+ 上两个季度+ 上三个季度
一些你也需要注意TTM 的财报指标
在评估一家公司时,首要的是使用我们所能获得的最新数据。若我们单使用经过审计后的损益表等财务报表,这些滞后的数据,并没有办法像TTM数据般能反映出公司当下的情况。
TTM本益比(TTM Price/Earning Ratio)
TTM 本益比公式:
TTM 本益比(TTM Price/Earning Ratio) = 股价/每股收益EPS(TTM)
本益比(Price/Earnings ratio,即P/E ratio)是股票的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是一个最能直接反映出投资者的投入与收益的关系指标。
TTM 本益比也称为滚动本益比,与静态本益比相比,由于TTM本益比使用的是公司最近的四个季度的数据,所以更接近公司当下最真实的估值。
当公司业绩因季节性因素而发生重大变化时,TTM本益比能为投资者提供相对客观的数据。
TTM每股盈余(TTM Earnings per Share)
TTM 每股盈余公式:
TTM 每股盈余(EPS) = 过去12个月的净利润/总发行已售出股数
每股盈余(EPS)是测量股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比率反映了每股背后所创造的税后利润。当然,比率越高则表示所创造的利润就越高。
由于TTM 每股盈余使用的是最新12个月的财政表现来进行评断,假设市场在近期进入了低迷的情绪,此TTM 数据将更客观地反映出公司在经历难关时真实的实力。相比仅参照滞留在先前市场好的财政表现,TTM 数据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实时的参照。
能否用TTM的方式来计算股息?
不建议。虽说公司派发股息的时间大致上不会有很大的变动,但若有派发特别股息,对于数据的参考可比性来说存在着一定的不适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美股开户者 » 看财报时需要关注TTM吗?一分钟搞懂TTM的意思和计算